勤修無逸--嘉慶皇帝文物特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
展期:2017-01-07~2017-06-18
嘉慶皇帝是滿族入關後第五位皇帝,清高宗乾隆皇帝第十五子,原名愛新覺羅‧永琰,廟號仁宗,在位二十五年(1796-1820)。嘉慶是他的年號,滿語唸作Saicungga Fengšen,意謂「擁有好福份」、「福份可嘉」。
乾隆三十八年(1773),永琰被皇父密定為儲君,五十四年(1789)獲封為嘉親王,六十年(1795),他受禪讓即位,定明年為嘉慶元年。時乾隆皇帝稱太上皇,仍掌控朝政。嘉慶四年(1799),高宗駕崩後,仁宗始正式親政。二十五年(1820),嘉慶皇帝猝逝於熱河避暑山莊,得年六十一歲。
仁宗即位之初,表面上繼承了乾隆朝長久太平之局,實則內部積弊已深,官僚腐敗,民情思亂....也就是說,要做的事很多,但是國庫並沒有太多的預算,皇室藝術收藏趨向保守與節制。
這個展覽我看了兩次,第二次時間較寬裕,可以看的比較仔細。
其中黃鉞的「畫龢豐協象」(紙本設色畫,縱26.8公分、橫36.3公分,共十二幅)中的第九幅「花簇油窗」與第十幅「車填燈市」,看似簡單的年節應景畫作,仔細欣賞很能感受到年節的氣氛,能夠如此歡愉地過年過節,當然是龢豐協象。
「花簇油窗」畫的是過年時布置窗花,增添年節的氣氛。很好奇這窗花究竟是甚麼材質製作的,網路上找到的資料不多(好像大家都抄來抄去),寫的不外乎是玻璃料器燒製出來的窗花,究竟甚麼是「玻璃料器燒製」,難道類似現在的透明玻璃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