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展覽 (7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勤修無逸--嘉慶皇帝文物特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
展期:2017-01-07~2017-06-18

嘉慶皇帝是滿族入關後第五位皇帝,清高宗乾隆皇帝第十五子,原名愛新覺羅‧永琰,廟號仁宗,在位二十五年(1796-1820)。嘉慶是他的年號,滿語唸作Saicungga Fengšen,意謂「擁有好福份」、「福份可嘉」。

乾隆三十八年(1773),永琰被皇父密定為儲君,五十四年(1789)獲封為嘉親王,六十年(1795),他受禪讓即位,定明年為嘉慶元年。時乾隆皇帝稱太上皇,仍掌控朝政。嘉慶四年(1799),高宗駕崩後,仁宗始正式親政。二十五年(1820),嘉慶皇帝猝逝於熱河避暑山莊,得年六十一歲。
01嘉慶05.jpg

仁宗即位之初,表面上繼承了乾隆朝長久太平之局,實則內部積弊已深,官僚腐敗,民情思亂....也就是說,要做的事很多,但是國庫並沒有太多的預算,皇室藝術收藏趨向保守與節制。

這個展覽我看了兩次,第二次時間較寬裕,可以看的比較仔細。
其中黃鉞的「畫龢豐協象」(紙本設色畫,縱26.8公分、橫36.3公分,共十二幅)中的第九幅「花簇油窗」與第十幅「車填燈市」,看似簡單的年節應景畫作,仔細欣賞很能感受到年節的氣氛,能夠如此歡愉地過年過節,當然是龢豐協象。

「花簇油窗」畫的是過年時布置窗花,增添年節的氣氛。很好奇這窗花究竟是甚麼材質製作的,網路上找到的資料不多(好像大家都抄來抄去),寫的不外乎是玻璃料器燒製出來的窗花,究竟甚麼是「玻璃料器燒製」,難道類似現在的透明玻璃紙嗎?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點: 國立歷史博物館
展期: 2017.03.11~2017.07.02

常玉(1901~1966)生於中國四川順慶(今南充)一富裕家庭。幼時即跟隨書法名家趙熙學習書法,也學習傳統中國山水畫。
1921年,常玉前往巴黎,與同時代的徐悲鴻、林風眠和潘玉良等人,成為中國最早期的留法學生之一。
和其他藝術家不同的是,常玉並未進入正規的美術學院受教育,而是在充滿了自由氛圍的大茅屋藝術學院(Académie de la Grande Chaumière)隨性地習畫,個性瀟灑不羈的常玉總在蒙帕拿斯(Montparnasse)的咖啡廳流連。
1964年,常玉應教育部邀請來台教書並在史博舉辦個展,卻因故未能成行。
1966年,因瓦斯中毒意外在巴黎過世。
01常玉01.jpg

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常玉49件作品中共有裸女6件,或坐或站或躺臥著,有單裸女、雙裸女至四裸女。這一幅「四裸女」已被國立歷史博物館列為重要古物,或許有眼尖的朋友會聯想到2011年在香港的「現代與當代藝術」拍賣中,常玉的《五裸女》以1.28億港元賣出,刷新當時華人油畫最高成交紀錄。
02常玉05.jpg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四大家之一文徵明筆下的鍾馗【寒林鍾馗】,如此文相的鍾馗,與印象中鍾馗真的不一樣。淺淺的一抹笑意,是驅走了鬼怪,難掩心中的得意嗎?
鍾馗01-文徵明.jpg
〈書畫家的幽默感〉

清朝這一幅無款,畫題【豐綏先兆】,取自「封祟仙照」諧音。
此幅鍾馗照鏡看到自己也不免訝異的表情,畫家果然有幽默感。
鍾馗02-清無款.jpg
〈書畫家的幽默感〉

清 金廷標【鍾馗探梅】
鍾馗戴笠,背束梅花一捆,隨侍口閒梅枝,手撐破傘隨之,這個造型的鍾馗似乎也不多見。
鍾馗03-清金廷標.jpg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時間: 2016/12/10~ 2017/03/05
地點: 故宮南院

依稀還有印象,2014年故宮國寶翠玉白菜赴日展出,在日本造成轟動大排長龍的新聞報導,原來這就是此次「日本美術之最」的起源。
以下摘錄自官網~「國立故宮博物院與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九州國立博物館於2014年共同主辦「臺北 國立故宮博物院-神品至寶-展」,此為本院典藏精品首度赴日展出,是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里程碑。東京、九州國立博物館為表達對本院的實質感謝,回饋本院南部院區「日本美術之最—東京、九州國立博物館精品展」。本展覽精選東京、九州國立博物館典藏精華共151組件,包含日本國寶及重要文化財68組件。是日本前所未見、最高品質的海外展覽,同時也是臺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層級最高的日本美術精品展。」

從2016年底開展就一直籌劃著想去故宮南院,種種原因,一直拖到展覽結束當周才勉強抽出一天去故宮南院。一天要看這麼多的日本國寶還有故宮南院,時間太有限了,還好有高鐵,出了高鐵嘉義站連接駁車都不想等,搭上計程車直奔故宮南院。
01故宮南院-日本美術之最01.jpg

雖然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看「日本美術之最」,只是日本國寶不能拍照,只能拍展廳外的布置或故宮南院與大家分享。
02故宮南院-日本美術之最02.jpg

早就知道故宮南院目前僅有的餐廳「嘉會廳」每到用餐時間就人滿為患。「日本美術之最」的展品與定時導覽都很精彩,時間一下子就過了中午用餐時間,正好可以在「嘉會廳」找到空位,吃飽喝足,下午還要看故宮南院的其他展覽呢!
03故宮南院-日本美術之最03.jpg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沈周,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蘇州府長洲縣相城人,生於明宣德二年(1427),卒於明正德四年(1509),享年八十三歲。
詩文書畫俱佳,為明四大家之首,承繼南宋水墨畫傳統,開創明代寫意花鳥畫風,影響後世甚鉅。

今年第一季在故宮〈書畫家的幽默感〉與〈酉年大吉─畫雞名品特展〉兩個展覽中看到三件沈周的作品,分別是【化鬚疏】、【貓】、【雞】,繼2014年故宮明四大家特展,沈周的作品總令人印象深刻。

〈書畫家的幽默感〉2017/01/01~2017/03/25
Expressions of Humor in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幽默」一詞出現於《楚辭》〈九章.懷沙〉:「眴兮杳杳,孔靜幽默。」句中,意為靜寂無聲。
但現今看到「幽默」二字,多理解為「Humor」,此解讀源自國學大師林語堂以音譯方式,將英語單字「Humor」譯為「幽默」。

沈周 【化鬚疏】
沈周的朋友趙鳴玉沒有鬍子,另一位朋友姚存道請以此疏,向美髯公周宗道求助,分鬚十莖給趙鳴玉,以補不足。原是朋友間的一番戲謔,卻於文中一派正經地引經據典,闡述著需分莖的道理,且精謹地以行書大字寫成,書風沉著穩健,體勢勁挺有神,成為其大行書的傳世代表作。這種嚴謹與詼諧的對照,令人莞爾,正是沈周展現幽默之處。
沈周-化鬚疏.jpg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值冬至,與大家分享在配合唐獎的「華夏藝術中的自然觀」特展中看到的這一幅張若靄的畫墨妙珠林(卯)冊 冬至。
張若靄【畫墨妙珠林】以「二十四節氣」為題,右幅為張若靄所繪,左幅為莊有恭節錄《禮記》月令篇、鄭玄、孔穎達的注疏、《呂氏春秋》的內容。

《禮記》月令: 蚯蚓結 麋角觧 水泉動 (真難懂)
DSCN0609-01.jpg

作品旁的說明寫到,張若靄詮釋節氣的方式以山水為主要舞台。
現場展出驚蟄、大暑、立秋、冬至共四幅作品,每幅都如冬至這一幅左右文字與繪圖搭配,真是皇家級豪華圖文書。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看唐獎「華夏藝術中的自然觀」特展時因為時間的關係,並未特別注意到這個收藏品,第二次再去看展時才注意到這個顏色繽紛的收藏品。
遠看好似一盒糕點,近看原來是「西湖名勝圖墨」,這大概就是有名的西湖十景吧(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南屏晚鐘、雙峰插雲、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柳浪聞鶯)。
西湖名勝圖墨01.jpg

乾隆多次下江南,已是膾炙人口的連續劇題材,色彩鮮豔又有乾隆御製詩的西湖名勝圖墨很有乾隆的風格。
此套圖墨分別於一面填金楷書乾隆御製詩點題,另一面以模印方式詮釋杭州西湖的著名景點。
Ten color ink sticks with the Ten Views of West Lake
Qianlong reign (1736~1795), Qing dynasty
西湖名勝圖墨02.jpg

因為透過玻璃櫥窗,不論是御製詩或是西湖名勝都無法拍的非常清楚。(抱歉)
希望有機會能到杭州西湖十景一遊,買盒以西湖十景為造型的糕點當伴手禮。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大同學常常show給我看他手縫的泰迪熊,縫製泰迪熊不只需要好眼力,更要有耐心,同學縫出的泰迪熊成品每一隻都具有專業水準。
今年同學送我一張「2016第13屆台灣國際泰迪熊展 泰迪熊與朋友創作比賽」門票,讓我有機會大開眼界,看到台灣與一些其他國家泰迪熊迷的作品。這一天風雨不小,但是場內泰迪熊迷的熱情不減。
01-Teddy.jpg

泰迪熊給我的第一印象不外乎可愛、溫暖,其實泰迪熊衣著、顏色設計都是有其背景的,跟大家介紹幾隻泰迪熊吧!(以下4隻泰迪熊的文字說明摘錄自現場說明牌)

【Teddybär Total】
運用德國泰迪熊協會之吉祥物-George造型設計,George為德國漢堡城市代表,身穿雙排扣的西裝外套,為一位可愛的小紳士。
02-DT-Teddy.jpg

【JTBA】
以日本泰迪熊協會之吉祥物為概念設計,大量運用紅色色彩與富士山,完整呈現日本國家意象,讓人印象深刻。
03-JP-Teddy.jpg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乾隆皇帝的御製詩中,常以「少貴似晨星」、「晨星真可貴」等,形容文物的珍貴稀有。
「趙宋官窯晨星看」可知乾隆皇帝非常珍視宋朝官窯瓷器。(摘錄自故宮官網)
北宋的汝窯又以故宮的收藏品最珍貴稀有,來到故宮看「貴似晨星」展覽,一定不能錯過北宋的汝窯。
一進展間就看到「青瓷蓮花式溫碗」的展櫃。
01故宮1051209-貴似晨星03.jpg

咦!
櫃子怎麼空空的?
難道是「國王的新衣」嗎? 只有我看不到。
02故宮1051209-貴似晨星02.jpg

走進一看,展櫃內有一紙說明~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太空總署全球首次巡迴大型太空展~『NASA一場人類冒險』
【NASA–A Human Adventure 】特展 (2016/5/28-2016/9/18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有關此展相關介紹摘錄官網資料於下:
由美國太空總署統籌,領導旗下【美國太空暨火箭中心】、【NASA -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NASA -林頓·約翰遜太空中心】等單位,並委由芬蘭【John Nurminen Events 】設計策展規劃,自2011年起,分別已在西班牙、土耳其、荷蘭、日本、泰國、瑞典展出,台灣是本特展全球展出第八站,為亞洲第四站。
【NASA–A Human Adventure 】特展展出了NASA在歷史上幾個重要的大型太空計畫中實際執行太空任務的大小設備如:雙子星計畫、水星計畫、阿波羅計畫….等等超過300件。
105NASA01.jpg

社大同學分享了與家人看此特展心得,覺得值回票價(全票380元),建議我若有興趣可安排時間去看看,因此上官網看了相關資訊,展覽內容好像很豐富,而且參觀人潮似乎不少,所以挑到了一個黃道吉日,中秋前一天且莫蘭蒂颱風來湊熱鬧之際去看了這個展覽。
105NASA02.jpg

特展內容專業知識(或許對一些人而言只是一般科普常識)不好寫,所以就不多著墨,免得寫錯。這一篇就多看看照片吧!
美蘇兩國在探索太空的競爭,可說亦步亦趨,蘇聯剛送第一隻小狗上太空,美國緊接著就送小猩猩送太空....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展覽》國際安徒生插畫大獎50周年展 Part 2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s 50th Anniversary Exhibition
上一篇(part 1)大概介紹了國際安徒生插畫獎,帶大家逛了一下展場,這一篇將介紹幾位插畫家,相關介紹主要摘自展場的說明文字。
Farshid Mesghali,伊朗插畫家,1974年獲獎,是第一位亞洲插畫家獲獎。
08-1050908安徒生插畫展-1974Farshid Mesghali.jpg

Tatjana Mawrina,1976年獲獎,國際安徒生插畫獎至今唯一的俄羅斯得主,她97年長壽的一生歷經了沙皇帝俄、蘇聯、俄羅斯聯邦等三大政體。她的作品充滿鮮活生命力。
09-1050908安徒生插畫展-1976tatjana mawrina.jpg

Tomi Ungerer,法國人,1998獲獎。是個多產且創作十分多元的藝術家,下方照片中3個戴黑帽、穿黑色斗篷是他1961年的作品~「三個強盜」,表達了善惡不是二分法。
10-1050908安徒生插畫展-1998tomi ungerer.jpg

Quentin Blake,英國人,2002年獲獎。他與作家Roald Dahl合作最著名的作品如「吹夢巨人」、「巧克力冒險工廠」。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展覽》國際安徒生插畫大獎50周年展 Part 1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s 50th Anniversary Exhibition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s 1956年初設時只有文學獎,1966年增設插畫獎,每2年頒發一次。國際安徒生獎是以丹麥童話作家Hans Christian Andersen的名字建立的,雖然有「諾貝爾兒童文學獎」或「小諾貝爾獎」之稱,但並沒有諾貝爾獎可觀的獎金,獲獎者會從丹麥王后手中接過安徒生像的獎牌。
01-1050908安徒生插畫展03.jpg

從官網摘錄以下這個展覽幾大特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IBBY(International Board on Books for Young People)首度官方授權,全球首站,在台灣!
素有「小諾貝爾獎」之稱的國際安徒生插畫大獎(Hans Christian Andersen Awards for illustration),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兒童圖書評議會IBBY創辦。經過嚴格評選後,由IBBY頒發給作品對兒童有顯著貢獻的作家和畫家,今年,國際安徒生插畫大獎50周年展是IBBY首次正式授權展出!

「國際安徒生插畫大獎」由IBBY創設於1966年,每兩年由全世界的會員國提名國內優秀之插畫創作者,經過層層篩選後,頒獎給對兒童繪本教育有重大且獨特貢獻的插畫家,肯定他的終身成就。
02-1050908安徒生插畫展01.jpg

此次在台灣展出的【最高榮譽小諾貝爾獎—國際安徒生插畫大獎50周年展】是首度集結1966~2015年,共計25位歷屆插畫獎得主的大型插畫展覽,約300件插畫創作作品。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篇標題本來要下「從秦‧俑-秦文化與兵馬俑特展 憶 2012秋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但是太長了,所以只截取後半段放在標題。
最近故宮文獻大樓正展出「秦‧俑 -- 秦文化與兵馬俑特展」,幾年前就曾經在陝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看過兵馬俑出土現場,買「秦‧俑特展」預售票時雖然有些猶豫,看了展覽、聽了社大老師的導覽之後,馬上覺得值回票價!
言歸正傳,再回到主題,2012年第一次去中國旅遊,第一站就是陝西西安,位於西安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當然是必去的景點。
親眼目睹秦始皇的地下軍團,絕對讓人嘆為觀止。
旅遊之後也在部落格分2篇與大家分享,現在再次找出當時的照片,重新整理,重新回味,別有一番感覺,還好當初拍了不少照片。
雖然很想用超連結,直接連到看2012年的2篇文章,但是哪一天pixnet也跟yahoo一樣關閉部落格的功能,部落格文中所設定的超連結就失聯,所以決定簡單重寫一篇,將2篇的份量彙整成一篇。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其編號是指被發掘的順序。
兵馬俑01.jpg

一號坑是於發現後先挖後建博物館,二號坑與三號坑則是於發現後先建博物館再慢慢挖掘。
其中一號坑規模最大,1974年為幾位當地農民鑿井時意外發現。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盛世風華—洛陽唐三彩特展
The Golden Age of the Tang Dynasty:Tricolor-Glazed Wares from Luoyang
2015.11.24 - 2016.01.24
國立歷史博物館

全台急凍這一天碰上國立歷史博物館--洛陽唐三彩特展展期最後一天。
河南洛陽是夏、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等王朝建都所在。作為唐東都的洛陽,曾是當時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洛陽是唐三彩的最早發現地,洛陽出土唐三彩胎質潔白堅硬、造型生動優美、釉色豔麗多彩,可謂洛陽歷代文物中最絢爛的篇章。
這一次的展覽除了展出國立歷史博物館自己的館藏,還有洛陽博物館、鞏義博物館的收藏來台展出,1張30元的門票絕對比機票便宜多了。
01唐三彩01.jpg

整體而言,此次展品中最吸引我的大概是唐朝時期胡人生動的姿態與表情,還有他們的服裝,就算到了今天都不退流行。
瞧中間這一位頭上的頭巾夠時髦吧!身上的衣服好像燕尾服,姿態有如指揮家,其實他的工作是牽馬或牽駱駝,其他幾張也是。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相達文西‧天才之作
The Face of Leonardo, Images of a Genius
時間: 2015年6月27日~9月20日,10:00 ~ 22:00
地點: 華山1914文創園區
1040725達文西真相01.jpg

此次展覽最難能可貴的展品,為全球唯一的《達文西自畫像》真蹟,這是由義大利官方的藝術研究團隊,經歷三年科學鑑定的反覆驗證,終於在2011年證明此畫作確實出自於達文西本人親筆所畫。(摘錄自展覽簡介)
或許有些人會感到失望,怎麼只有一幅達文西的真跡,可能因為不知道達文西留下的畫作,至今被鑑定為真跡的還不到20幅,都被收藏的博物館視為鎮館之寶,怎可能輕易出借展覽。 如果你到羅浮宮才知道「蒙娜麗莎的微笑」外借展覽,可能會想退票吧!

1040725達文西真相02.jpg

這一次很幸運正好碰上晚上7:30的導覽,加上此次還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至二十世紀的大師真蹟畫作54幅,最近真是充實了不少文藝復興的知識。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展覽每天展到晚上10點,所以可以太陽下山後再出門去看展覽,就不會熱昏了!而且華山文創園區越晚越美麗。只是記得帶件外套,展場內為保護畫作,空調很強。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爾卑斯皇冠:列支敦士登秘藏瑰寶展
Crown of the Alps:Masterworks from the Collections of the Prince of Liechtenstein
展覽期間: 2015.04.17~2015.08.31
展覽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大樓一樓特展區

1040711-Liechtenstein-01.jpg   

每次看到公車外大幅的兩歲的列支敦士登公主瑪麗.法蘭琪斯卡肖像,直覺就是好羨慕她睡得如此深沉與安詳,好有療癒的效果!
此作品是此次展覽主要宣傳畫作,不只公車車體外、票券與網路大概都是看到這ㄧ幅畫,當初我也是被這位熟睡的瑪麗公主吸引,買了展覽預售票。

颱風過後的周末,天氣還不太穩定,但是看展的人潮不減,抵達展場時離下ㄧ場定時導覽還有半小時,報名了導覽,看完展覽離開時才知道,下午兩場的導覽都額滿,我真是太幸運了!碰上ㄧ位大概蠻資深的導覽員,聽了2小時的導覽,大呼過癮。

1040711-Liechtenstein-02.jpg

列支敦士登是一個面積比台北還小,人口只有3萬多人,但是卻非常富有的國家,藉由這個展覽與導覽,對西洋藝術史略略入門,也對列支敦士登這個有如「童話」般的國家稍微認識一點點。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 2014.11.20~11.23
地點: 松山文創園區 (松山菸廠)
看日本媽媽做飯糰是吸引我來看這個展覽的主要目的。
抵達會場時沒有馬上去佔位,沒想到展場繞過一圈再去時已經客滿,只能站著看!
01-飯粒厚01

雙手沾水、抹鹽,在手掌上放飯,飯中間捏出一點凹洞,放料,在放入另一半的飯蓋上,然後雙手捏一捏,就捏出三角飯糰,再用一片海苔把飯糰圈起來。
02-飯粒厚05

對於日式飯糰的主要印象都是來自電視、電影或看書。
是不是日本媽媽都有一雙巧手,輕輕鬆鬆就能捏出精緻的三角飯糰? 看起來白白淨淨的飯糰,讓家人吃得津津有味。
03-飯粒厚02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 2014/09/05~2014/11/23
地點: 國立歷史博物館
1031004張大千00.jpg

2013年適逢張大千辭世三十週年,兩岸合作策辦「萬里江山頻入夢-兩岸張大千辭世三十週年紀念展」。
主辦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四川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深圳博物館)匯集了國立歷史博物館、四川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所藏的張大千繪畫精品105組件,自2013年起至2014年止分別於深圳博物館、四川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讓觀眾有機會一睹張大千早中晚期不同階段的繪畫風貌。
1031004張大千01.jpg

吉林省博物院所藏多為張大千於1949年以前之作。
四川博物院所藏,主要有百餘件張大千於敦煌臨摹石窟壁畫之作,這些作品提供了追索其精麗巨構與重彩畫風轉變的重要軌跡。
1031004張大千02.jpg

國立歷史博物館,與晚年的張大千互動良好,不僅於海內外為其舉辦多次相關展覽,也收藏了張大千作品百餘件,其中多為旅歐時期所作,展現了其由成熟的寫意風格演變至潑墨潑彩的歷程。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二姪女考上復興商工美術班好像才是不久之前的事,喜歡畫畫的她終於可以盡情地畫,怎麼一轉眼就畢業了! 老實說,我一直沒機會現場看到她的作品呢!所以這次在國父紀念館的『2014復興商工畢業精品展』一定不能錯過。
復興美工畢業精品展00.jpg

這一幅就是二姪女入選展覽的作品,是二姪女的奶奶,也就是格主的老媽。
老媽去看了展覽之後,迫不及待地打電話給正在上班的我,可見老媽有多麼的開心。
復興美工畢業精品展01.jpg

展覽簡介摺頁內還有2幅姪女的作品,其中一幅老媽也有出現喔!
二姪女把奶奶的神韻畫得非常傳神。
復興美工畢業精品展02.jpg

過去三年來,總聽家人說二姪女忙於畫畫,常常在畫室待到很晚。
今年4月二姪女已知考取了自己很想念的學校,正如這一次畢業精品展的主題『百鍊成鋼~從實力創造自信』,這個暑假應該是二姪女求學以來最輕鬆的暑假吧!。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看到這ㄧ張大理石梟形立雕是不是有點眼熟?它在Hsin's blog出現了好幾次。
1030607社大校外教學01-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陳列館
這ㄧ座大理石梟形立雕是殷墟出土的文物,至今應該有3千多年了。每一次看都越覺精緻,因此每ㄧ次去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一定要仔細欣賞,不僅百看不厭,也忍不住多拍幾張照片。

1030607社大校外教學02-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陳列館
加上這ㄧ次社大校外教學,今年已經三次來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館內收藏每一件都值得仔細觀賞,不過體力與注意力都有限,既然離家不遠,又能免費參觀,參觀人潮也不至擁擠,是個很棒又有品質的參觀環境,有空就應該多來尋寶。

1030607社大校外教學03-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陳列館
這個在中國山東龍山鎮挖掘出的杯子,是4千多年前龍山文化的黑陶製品之ㄧ,因其杯子有如蛋殼般薄,名為蛋殼陶高足杯。

1030607社大校外教學04-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陳列館
如果參加導覽,也可能因為導覽人員,以及聽眾不同,導覽的重點也不盡相同,每次總有收穫,絕對不會空手而回。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