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北京Beijing (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去年第一次走頤和園長廊時就領教到長廊果然很「長」,時間緊湊時真的會覺得這長廊怎麼走起來沒完沒了,甚麼時候才能走到盡頭阿! 但是長廊的彩繪一路走來又讓人目不暇給,每一幅都想看,如果真要細細品嘗,這長廊就真的走不完了。
不論如何,到頤和園一定會走一段長廊,或長或短就看時間有多少囉!
所以遊客如織,但是別擔心,長廊這麼長,頤和園那麼大,看似人擠人,一定有地方可以坐著歇腳。
01長廊-05.jpg

不想走馬看花,租個語音導覽至少能聽點重點解說。4個亭子至少記得了其中3個亭子內彩繪故事。
這一幅畫的是桃花源記!
02長廊-02-桃花源記.jpg

岳飛槍挑小梁王,這一幅斑駁地較嚴重一點,所以照片不是太清楚。
猜得出來哪一位是岳飛嗎?
03長廊-03-槍挑小梁王.jpg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頤和園昆明湖上停了一艘永遠也不會駛離的船,名為「石舫」,顧名思義是用石頭做成的船。
石舫又名清晏舫,船艙是西洋式,若沒有看到湖水,只看到船艙,會以為是一座洋房呢!
1-1040419石舫01.jpg

石舫旁有座橋名為「荇橋」,許多遊客站在橋上以石舫為背景拍照,可能忽略了荇橋兩邊的橋墩上各站有一隻獅子,這個是比較少見的,據說這背後是有故事的。若不是聽語音導覽,我也不知道這個故事!
據說有次慈禧晚上散步看到荇橋上攀滿了蛇,當然覺得害怕,巧心的工匠想到用獅子來坐鎮,所以在荇橋兩側橋墩上增添了這四隻獅子。
2-1040419荇橋01.jpg

不過,語音導覽還講到,慈禧可能是因為晚上光線不足、視線不良,把柳樹誤看成蛇吧! (我想也是!)
3-1040419石舫02.jpg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裡的三希堂不是台北故宮裡的餐廳「三希堂」,而是北京紫禁城內乾隆珍藏三件稀世珍寶的「三希堂」。
三希堂原名溫室,乾隆11年(1746)因收藏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三件稀世珍寶,而更名三希堂。
01-三希堂02.jpg

三希堂外的解說牌寫到: 堂內臨窗設地炕,乾隆書寫的匾額和「三希堂記」,至今還掛在牆上。
很認真地貼在玻璃睜大眼睛往內看,右側牆上是掛有「三希堂」匾額,但是乾隆書寫的「三希堂記」在哪裡呢? 難道是上一張照片中,中間處木門上方的那一幅嗎? 距離太遠,字太小了,實在看不到。
02-三希堂01.jpg

紫禁城內只要是原狀陳列的展館,遊客們一定想要擠到最前面一睹館內究竟。
這種窗戶用玻璃保護起來的展館,大家臉都貼在玻璃上,努力往內瞧。
玻璃本身與玻璃的反光都增加拍照的難度,能夠拍到的角度與景物真的太有限了。
當然再怎麼認真找也絕對找不到乾隆當初收藏的三件稀世珍寶。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乾隆16年(1751)仿江南名園無錫惠山的寄暢園而建,取名惠山園。
嘉慶16年(1811)重修,改名諧趣園。
1860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18年(1892)重建。
所以頤和園、諧趣園都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而已,與之前去山西與陝西看過幾千年的古蹟比起來,真的很年輕。
01-1040419諧趣園03.jpg

入口處的導覽牌上寫: 沿池建有樓、亭、堂、齋、橋、榭等園林建築,並由三步一回,五步一折的百間遊廊相連接、錯落相間、步步有景,是中國最富盛名的「園中之園」。
果然,一入園就被沿著水池所建的各式園林建築,與環著水池的柳樹所吸引,巴不得來個360度的全景攝影將整個諧趣園拍下來。
02-1040419諧趣園02.jpg

如果細看,會發現諧趣園的重建與維護的技藝不是太精細與精美,不過整體看起來還是蠻有個樣,柳樹的功勞最大吧!
03-1040419諧趣園04.jpg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概因為從不會為了賞花去踏青或旅行,所以北京行前壓根兒沒想到春天是個賞花的季節。
第一次在春季到北京,景山公園與頤和園的牡丹、丁香與碧桃真是讓人驚艷。
01-1040418牡丹01.jpg

當然還有其他花卉,景山公園內成遍的鬱金香數大就是美!
各種牡丹爭奇鬥艷,最吸睛。
02-1040418牡丹02.jpg

很難得能夠一次看到這麼多的牡丹。
03-1040418牡丹03.jpg

不過最讓我喜歡的是丁香。丁香淡淡的香氣,只要一株就能讓院子滿室生香!
還有第一次見識到滿樹開滿的碧桃,真的漂亮。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再次造訪頤和園,才發現原來李蓮英在頤和園有個住處,而且是個獨立的院落呢!~~「永壽齋」
永壽齋就毗連慈禧的寢宮樂壽堂,因為李蓮英是總管太監,所以永壽齋又俗稱「總管院」。
01-1040419樂壽堂01

永壽齋與樂壽堂根本是鄰居,兩棟建物及院落的距離真的很近,就院落的一牆之隔,走來走去都很方便,可見李蓮英很受慈禧的信任。
02-1040419永壽齋02

第一眼或許會覺得永壽齋的正殿好樸素,但是永壽齋近似四合院的獨立院落,只是西側沒有配殿,而是一座有門與樂壽堂後院相通的牆,非常方便慈禧使喚李蓮英,也方便慈禧到永壽齋串門子。
能夠當太監當到官居二品,還有自己獨立院落,足以見得慈禧這位主子多麼重用賞識李蓮英。
03-1040419永壽齋01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難得,半年內2次造訪頤和園。
去年秋天與社大老師與同學們第一次造訪頤和園,那一次有導遊講解,把頤和園內重要景點快速走過一次。
今年春天再到頤和園,想要自己慢慢散步,品味頤和園的悠閒。
有些景點是第一次走到,有些是再看一回,也有一些意外的小發現。
1040419頤和園01

去年在頤和園慈禧住的樂壽堂院落看到前面大殿屋頂上有個東西,當時問了導遊,這是慈禧來頤和園時會掛燈在此,只是從院落看去,會以為這個東西是搭在屋頂上,這一次穿過大殿,才一目了然,這是探海燈杆,是立在地上,不是搭在屋頂上,看了一旁的照片才明瞭燈是怎麼個掛法。
1040419頤和園02

「水木自親」是前後穿堂的大殿,是樂壽堂院落的前院門,南面臨湖。慈禧太后從水路來頤和園時,就在水木自親殿外的碼頭上岸,進入樂壽堂。
碼頭上有個探海燈杆,又稱水月燈杆,當年上面掛一盞大燈籠,是慈禧太后駐園時的信號。
在水木自親大殿內曾裝有第一個皇家御用電話線呢!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恭王府前身是「和第」~和珅府邸。嘉慶四年太上皇弘曆(乾隆)歸天,次日嘉慶褫奪了和珅職位,抄了和珅家,估計全部財富約值白銀兩千萬兩,相當於清政府半年的財政收入,所以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說法。
當時有錢人家的牆都是有隔層的,好收藏財寶。和珅家裡金銀財寶這麼多,更是不能例外,可是這麼多的收藏,要怎麼分門別類,哪天想拿出來把玩欣賞時才不用找半天?牆上這一些窗形就是分類的符號!不同的窗形就是不同的類別囉。
01-恭王府01

清末慈禧將這座豪宅賞賜給恭親王奕訢,府邸改名恭王府,恭王府之名由此沿用至今。
傳言恭親王奕訢是慈禧的誹聞男友之一,難以考證了;不過奕訢協助慈禧奪取政權,可能比較接近史實。但也因為奕訢非常聰穎厲害,所以當慈禧不需要奕訢的協助時,也害怕奕訢威脅她的權位,奕訢因此被冷落一旁。
02-恭王府03

恭王府內處處求「福」,從花園中滴翠岩下的秘雲洞的福字碑(康熙的御毫)、以蝙蝠圖案的裝飾,外形如蝙蝠狀的水池。
03-恭王府02

讓我印象最深是恭王府的花園。
恭王府的花園比紫禁城的御花園寬闊許多,走在其間擁擠與壓迫感少了許多。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頤和園位於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園,始建於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乾隆二十九年(西元1764年)全部完成。
咸豐六年(西元1856)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咸豐十年(西元1860年),英法聯軍大肆劫掠清漪園。清漪園付之一炬。
光緒十四年(西元1888年)重修清漪園,並於兩年後改名頤和園,作為慈禧太后晚年的頤養之地。修建工程一直進行到光緒二十年(西元1894年)才大體完成。
西元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頤和園再遭洗劫。
西元1902年清政府又予重修。
西元1914年,頤和園作為溥儀私產售票開放。
西元1924年溥儀被逐出宮,頤和園收歸國有。
頤和園的建造、損毀、重建、又被入侵、再重修,這一段歷史真是道盡清末的興衰。
導遊說,頤和園三個字是光緒的字,很難得見到,而且這是原件,一定要拍照。
01-頤和園01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此旅遊總是抱著劉姥姥進大觀園的心態,對甚麼都抱著好奇心,旅遊不就是放鬆心情而且增廣見聞嘛!北京街上閒逛,一切都有趣。

看到這一排自行車與一旁的說明,我想就像是台北市的Ubike吧!
01北京公共自行車.jpg  

北京的地鐵真的很划算,不論搭幾站、距離多遠,一次一律2個人民幣。不過聽說這個費率即將要改了,因為太划算了就不敷成本了。自動售票機試過幾次,放進去的鈔票總被吐出來,後來乾脆直接找售票員買票。北京地鐵每一站要安檢,如果攜帶太多東西,還挺麻煩的。
02北京地鐵.jpg  

這幾天沒看到傳統市場或市集,偶而看到一些小小雜貨店,賣著一些蔬菜水果,量不多,看起來也不是太新鮮,看來都是從外地遠道運來的,所以新鮮度差了點、價錢也貴了點。與雙十節我在青島傳統市場看到成堆的蔬果比起來,真的差很多。
03北京水果攤.jpg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青銅器館位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內的承乾宮與永和宮。
1青銅3.jpg  

出發前往北京前社大課程正好上了青銅器,而且到北京前一天的校外教學是到台北故宮看青銅器,所以今天在北京故宮看到這些青銅器,好像是在複習。與紫禁城內的觀光客比起來,青銅器館內的遊客蠻少的,可以讓人慢慢地走、慢慢地逛、仔細地看、而且這裡可以拍照。如果玻璃不反光,可以拍下這些青銅器細部的設計與工藝。
2青銅6.jpg  

對於青銅器的歷史不在此贅述,因為我既沒有辦法有趣敘述青銅器的發展演變史,就不浪費大家的時間,如果各位對青銅器有興趣,上網一定能輕易找到許多資料。這裡與大家分享幾件我覺得很精緻的青銅器。
青銅1.jpg    
青銅2.jpg
青銅4.jpg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什剎海是北京北部的三個湖,分別是前海、後海、西海,因周圍有十座寺廟而得名,是北京中心城區的一個風景區。什剎海周圍有許多王府和花園,街巷結構最早形成於元代,區內有大量典型的胡同和四合院,這一篇寫的與什刹海相鄰的煙袋斜街、荷花市場。

《煙袋斜街》
煙袋斜街位於什刹海歷史文化保護區的核心區內,東起地安門大街,西鄰什刹海前海,清《乾隆京城全圖》記作鼓樓斜街,《光緒順天府誌》記為煙袋斜街,清末主要經營煙具、裝裱字畫和古玩玉器,該街具有深厚的市井風情和濃郁的老北京特色。
2007年,西城區政府對該街進行保護性修繕,北京市商務局命名為煙袋斜街特色商業街。
2010年,中國文化部國家文物局授予煙袋斜街「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
A1煙袋斜街1.jpg  

這裡的攤販也是要躲警察的!一有風吹草動,一把撈起攤在地上的布、連帶貨品包一包,先走為快!
A2煙袋斜街2.jpg  

在街上突然看到一個梳有清朝樣式小辮兒的孩子,正將手中的信放入一個仿古的郵筒的雕塑,再往旁一瞧,竟看到『大清郵政信櫃』匾額,原來2011年什剎海郵政所在煙袋斜街開業,成為街上的新景觀。
A3煙袋斜街3.jpg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北海位於北京市中心,是迄今為止中國現存歷史悠久、規模宏偉的古典皇家園林,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北海園林始建於遼代,乾隆時期對北海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奠定今日北海的規模和格局。
1925年北海闢為公園對公眾開放,1961年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海公園占地69平方公尺,其中水面為39平方公尺,瓊華島上,巍巍白塔聳立山嶺,成為北海公園的標誌。
北海公園01.jpg  

走進公園,一眼望去,果然遼闊,想要逛完公園,除了時間上不允許,這幾天在北京走下來,腿力也不行了!想在最短的時間內逛逛北海公園,還是搭船吧!
北海公園02.jpg  

北海岸邊環湖垂柳、跨過水面的小橋、水邊上的樓閣倒映於水中,好不中國風的景色,雖然不知哪一間是靜心齋還是快雪堂、哪一座為九龍壁或五龍亭,似乎也不是那麼重要了。
北海公園03.jpg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逛紫禁城時聽到遊客中有小朋友嚷著要看還珠格格住的漱芳齋,精彩的清宮劇拉近了觀眾與歷史的距離,連小朋友對那個嬪妃住哪裡都記得很清楚。穿過乾清門進入紫禁城後寢(內廷),是皇室的生活區域,這裡許多的故事、傳說,不論是真是假,都是清宮劇最佳體裁。

來到御花園,就整個紫禁城面積而言,御花園所佔幅地不算大,嬪妃逛御花園彼此不碰見,也太不可能吧!位於御花園西南方的養性齋為兩層樓閣式,居高臨下,這裡視線所及的部分御花園範圍,景色盡收眼底。
紫禁城08 御花園.jpg  

儲秀宮是明清兩代后妃居住的地方。咸豐二年慈禧剛進宮被封為蘭貴人時,曾在這裡居住。咸豐六年升為懿嬪的慈禧,在這裡生下同治皇帝。光緒十年已居長春宮的慈禧太后,為慶祝五十歲生日,移居此宮,並重修宮室,耗費白銀六十三萬兩。
紫禁城09 儲秀宮.jpg  

體和殿在西六宮區域,是清晚期拆去翊坤宮後殿和儲秀宮門後改建而成的,作為翊坤宮和儲秀宮之間的穿堂。『體和』取躬行和諧之意,與體元殿名相呼應。慈禧在儲秀宮居住時常在此進膳、飲茶和休息。
翊坤宮在西六宮區域中部,與東六宮中的承乾宮名相呼應。明代,萬曆皇帝寵愛的鄭貴妃曾居住此宮。
清晚期,為慈禧修繕儲秀宮時,倣長春宮改建的前例,將翊坤宮後殿與儲秀宮門拆掉改建成體和殿,兩宮貫通,翊坤宮遂成為儲秀宮院落的前殿。
紫禁城10 體和殿 翊坤宮.jpg  

體順堂為養心殿後殿東耳房,明代建造,光緒初年始名體順堂,『體順』寓順應天道之意,引申為體貼和順。清代皇帝住在養心殿時,皇后侍君時即居住在這裡。同治朝,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慈安太后曾居住在此。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去年北京行的照片遲遲未能整理完畢的主要原因就是卡在紫禁城,這裡有太多的歷史、故事與傳說了,但是要寫blog,卻無從著手。
短短的北京行,想去的地方雖然很多,但是真正去的地方不多,紫禁城是每個觀光客絕對不能錯過。即使在紫禁城從早上待到傍晚廣播要關門了,還有好多好多地方沒去。期待下一次再來北京,再到紫禁城。
紫禁城01.jpg  

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為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放眼望去,紫禁城宮殿的金色琉璃瓦頂高低錯落,好似一片宮殿海。高高、火紅色的一道道宮墻和一排排殿柱,真是宮門一入深似海,如何不讓故宮變成迷宮,租個『自動導遊講解器』是一定要的。
紫禁城00.jpg  

紫禁城總體上可分為南北兩大部分:南-前朝(外朝)與北-後寢(內廷)
從午門進入紫禁城,便進入紫禁城前朝(外朝)部分,這裡的宮殿宏偉、莊重。走過太和門,中軸線上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不論停留紫禁城的時間有多麼短,這三個殿一定要走過。不能進殿,所以大家都擠在殿外伸長脖子往殿裡瞧,要把皇帝坐的地方好好看個清楚。
紫禁城03 太和門.jpg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紫禁城中最大的殿宇,也是中國現存規制最高的古代宮殿建築。大殿內外飾以成千上萬條金龍紋,屋脊角安設十個脊獸,在現存古建築中僅此一例。是皇帝舉行重大朝典之地。皇帝的登極、大婚、冊立皇后和每年的春節、冬至節、皇帝生日以及公佈進士黃榜、派將出征、宴會等大的慶典活動都在這裡舉行。現在的太和殿是清康熙年重建並留存下來的。
紫禁城03A 太和殿.jpg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紫禁城後門神武門走出來,馬路的對面就是景山公園,景山公園所號稱是京華覽勝第一處,有唯一可以俯瞰紫禁城的最佳景點,理當要去的,只是紫禁城一天走下來,已經沒腿力再逛景山公園、登萬春亭了,計畫隔天再來。
景山公園4

沒想到差一天差很多,前一天還見藍天白雲,今天不僅只見灰色的天空,能見度也變差了,這大概就是霧霾吧,從萬春亭只能看到灰茫茫中的紫禁城,能見度之低,只能看到神武門及其左右的宮殿而已。
景山公園5

在景山公園讓我領教到北京人、尤其老人、可能很多都是退休的長輩們的活力,總見他們隨時隨地都在做運動。
雖然是4A級的觀光景點,入園要買門票,但是公園內一早就人聲鼎沸,又以當地人居多,看來他們都是買年票的吧!還沒走進公園就聽到擴音器傳來的歌聲與樂器聲,即使在高處的萬春亭擴音器傳來的聲音不絕於耳。雖然我知道不可能,但是擴音器傳來的樂音,遠遠聽起來,讓我不禁心想,難道這附近走喪事嗎?因為聽起來有那麼一點點像台灣喪禮的樂儀隊。
所以離開萬春亭往公園內走去時,就想去找找聲音的源頭。
原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有人演奏樂器,有人唱歌、有人跳舞!一首接一首,真是精力豐富!
景山公園3

整個公園內到處可見一群一群的人聚在一起,唱歌、跳彩帶舞、作韻律操、在地上寫毛筆字、打羽毛球.....各式各樣的活動都有,真是好不熱鬧啊!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北京4天3夜,天天都來逛王府井大街,有時候甚至一天逛上兩回。

從王府井大街229號懋隆黃金珠寶店東側的古井蓋上的銘文,可以得知王府井大街的背景。王府井大街始建於元代至元四年,歷有「十王府街」、「王府大街」之稱。據考證,得名「王府井」,淵於明中葉以來街上的一口水井。《乾隆京城全圖》和民國2年(1913)《實測北京內外城地圖》均繪該街只有一井並明示位於此處。此井本世紀二十年代被湮沒,1998年王府井大街整修改造時被發現。特此紀念。
王府井大街夜1.jpg

這裡大概是每位遊客必逛之街,所以街道兩旁賣伴手禮的店一家接著一家。此外也有不少百貨公司或shopping mall,國內外品牌都不缺。
王府井大街1.jpg

除了一大早遊客較少之外,從早到晚這裡總是攘往熙來,還好這裡是步行街,沒有人車爭道的問題。街上幾作銅製人像,有剃頭的、彈琴唱歌的、還有人力車伕,使這一條街增色不少。
王府井大街3.jpg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之前青島行機+酒4天3夜,還行!
北京也是機+酒4天3夜,那就太少囉!這一趟就當作是基本入門,日後有空再去走走。
光是紫禁城一個景點就走了一整天,到關門都還沒逛完,逛到最後已經搞不清楚哪一宮是哪一宮了,真是羨慕以前的皇帝,不用走路,有轎子可坐。
可想而知照片拍了不少,整理起來可費神!
先讓我與大家分享在北京幾天都吃些甚麼吧!這個整理起來簡單容易多了。

最豐盛的一餐是華航精緻旅遊在『正院大宅門』的『迎賓餐』。
正院大宅門02.jpg

餐廳門口帶位的服務生都著清朝格格服,連鞋子都是,真是敬業。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