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四川Sichuan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九寨溝 part 1寫到午餐搭車到Y字型左上方的長海,從長海一路向下走,經過遊客眾多的五彩池,水色因光線不同而變化,難怪名之五彩,真是千嬌百媚。
10九寨溝06-五彩池01.jpg
11九寨溝06-五彩池02.jpg
12九寨溝06-五彩池03.jpg
13九寨溝06-五彩池04.jpg

九寨溝山水約形成於第四紀古冰川時代,現保留大量第四紀冰川遺蹟。由於富含碳酸鈣質,湖底、湖堤、湖畔均可見乳白色碳酸鈣形成的結晶,而來自雪山活水本身清澈,加之梯狀湖泊層層過濾,其水色顯得更加透明。
九寨溝不僅是水的世界,也是瀑布王國。
Y字型交叉點之後就是樹正溝,這裡有諾日朗瀑布、犀牛海、老虎海、樹正瀑布、樹正群海、臥龍海、盆景海。
諾日朗瀑布落差20公尺,寬達300公尺,是九寨溝眾多瀑布中最寬闊的一個
14九寨溝07-諾日朗瀑布01.jpg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5秋遊中國四川系列寫了這麼多篇,終於寫到四川著名景點---「九寨溝」!
拖了這麼久才與大家分享九寨溝,不是為了吊大家的胃口,而是因為照片太多,每次整理照片,看到最後,就是不知道要挑哪一張。
而一拖再拖的結果就是因為時間久遠,已經搞不清楚照片是在那一個景點拍的。參考地圖與拍攝時間,大概整理出一個順序,但是有部分照片還真的難以分辨拍攝地點。

九寨溝位於中國四川省北部,屬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每次導遊念這好長的一串文字,聽起來真像順口溜),因溝中有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

九寨溝處在青藏高原東南的尕爾納山峰北麓,主要由岷山山脈中呈「丫」字形分佈的則查窪溝、日則溝、樹正溝三條溝谷所構成,海拔在2000公尺至3106公尺之間,屬世界高寒喀斯特地貌。九寨溝內大多數景點也集中於由則查窪溝、日則溝、樹正溝構成一個大「丫」字形。

九寨溝內遊客眾多,溝內景點之間都有車輛接駁。在總站出發,先上車再說,上車後導遊會告訴我們在哪裡下車,再決定今天旅遊路線的走法。
我們搭上這一輛車的路線是到Y字型右上方的叉路,在箭竹海下車,從這裡往下走,沿途經過熊貓海、五花海、珍珠灘、珍珠灘瀑布、鏡海。
01九寨溝01-箭竹海至熊貓海.jpg
02九寨溝02-五花海01.jpg

九寨溝內的水變化多端,同一個海子,不同的光線,就呈現不同的顏色。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上一篇分享黃龍,寫到從景區搭纜車到望龍坪,以及從望龍坪一路走步道到黃龍最、最、最重要的景點~五彩池。

這一篇則從環狀步道的折返點~五彩池開始走,一路走步道下山。
不過走的是『上山道」(從景區門口一路走到五彩池的步道,不想搭纜車的遊客,上山就走「上山道」),而不是「下山道」。因為上山道沿途才有好看的景點。
還好這裡的環狀步道並沒嚴格規定下山只能走下山道,不能走上山道。

沿途經過主要景點有: 黃龍古寺、黃龍中寺、爭艷池、娑羅映彩池、明鏡倒影池、盆景池、金沙鋪地、洗身洞瀑布、逢台飛瀑、飛瀑流輝、迎賓池。

黃龍後半段1600    

照片拍的不少,挑了幾張放上BLOG,但不一一說明,景點的名稱不重要,直接從照片來感覺黃龍整體的美吧! (照片順序是依下山沿途拍照順序排列,由左往右、由上往下)

 

黃龍‧Huanglong Scenic and Historic Interest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都江堰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引水灌溉和防洪,另外也兼具水運和城市供水的功能,進而促進了整個四川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能讓四川、成都贏得「天府之國」的美譽。
01都江堰01.jpg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岷江上游340公里處,戰國時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於約前256年至前251年主持始建的,經過歷代整修,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所以才值得一看。
02都江堰02.jpg

只是我們一行參觀都江堰的這一天正好碰到下雨,岷江水勢更顯得大,整個都江堰的景色似乎都在煙雨朦朧之中。
03都江堰05.jpg

「寶瓶口」、「飛沙堰」、「魚嘴」是都江堰三大主要工程。
04都江堰03.jpg

「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魚嘴而得名,它位於江心,把岷江分成內外二江。
寶瓶口是都江堰的引水工程,因形如「瓶頸」而得名。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黃龍與九寨溝是此次四川旅遊重點之一,這兩個著名景點果然不負眾望,交通雖然辛苦,也絕對值得!
這麼精彩的景點卻拖到現在才與大家分享黃龍,就是因為太精彩,拍了太多照片,不知從何整理起,這一篇算是寫的有點勉強,不很滿意,文字與照片都不足以形容黃龍的美景!

黃龍風景區平均海拔超過3千公尺,我們先搭纜車到望龍坪,從望龍坪慢慢上行走到五彩池,然後再從五彩池欣賞沿途風景慢慢走下山。
黃龍01.jpg

望龍坪,Wanglong (Looking Dragon) Platform,海拔3530公尺,是黃龍景區海拔較高的觀景台,可以遠眺黃龍主溝與雪山梁。萬仞高峰聳立,群山森林密布,腳下雲霧環繞,有「千層碧水盡收眼底,龍飛鳳舞蕩氣迴腸」之意境。
黃龍02.jpg

一路上木製步道整建得很理想,不論上行或下山沿途景色宜人,但因海拔高,走路不要走太快,以免上氣不接下氣,或高山症發作。
黃龍03.jpg

五彩池,Wucai (Five-colour) Pond,面積21000平方公尺,有彩池693個,海拔3576公尺,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彩池最多、海拔最高的露天鈣化彩池群。汪汪池水漫溢,宛如碧色玉盤,紅、紫、藍、綠、濃淡各異,色彩繽紛,極盡嬌豔。
黃龍04.jpg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四川(還去了重慶的大足,重慶已是直轄市,不屬於四川省)行前好同學Demi特別貼心提醒(警告)我千萬小心四川麻辣,因為他才剛領教正宗四川麻辣鍋的威力!
能吃麻辣、懂麻辣的Demi都能被麻辣到臉都痛了,Demi的提醒當然要牢牢謹記,到了四川小心翼翼入口的每一道菜。
用餐01.jpg

結果讓人擔心的不是麻辣,而是控制不易的體重。
每一餐不僅分量充足,而且菜色非常豐盛,桌子根本已經沒地方放,盤子都得疊成兩層了,我的文字絕對不足以形容。
用餐02.jpg

先不算早餐,看看這些中餐與晚餐的菜色的照片,是不是很令人食指大動!
最後到底有沒有被麻辣到呢???
沒被麻到也沒被辣到,難道是餐廳為台灣團特別調整麻辣程度吧!
用餐03.jpg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說到烏尤寺記憶猶新的是途中團員與導遊的對話~
團員看著路上的指標問導遊: 往右邊走就是去烏龍寺嗎?
導遊:...蛤!甚麼烏龍寺??? 喔!不是烏龍寺,是烏尤寺!
團員:「尤」不是簡體字的「龍」嗎?
導遊:簡體字的龍多一撇,是「龙」!
頓時大夥都笑了起來!
烏尤寺的「尤」字筆畫太少,所以大家就把它直接看成簡體字,明明跟尤其的「尤」是同一個字阿!
01-烏尤寺06.jpg

烏尤寺在樂山大佛的對岸山上,導遊說,以前有船開到對岸,現在沒有了,所以得靠腿力。由於之前在樂山大佛大家都走的氣喘呼呼,這一段往烏尤寺的路走得格外辛苦。不過望眼看去景色是不錯的,只是在對面山上,最後一段上坡路走得有點辛苦。不是過橋的那個建築物喔,那是橋的一部分,烏尤寺在山上,這個角度看不到。雖然導遊拼命鼓勵安慰大家地說「再走10分鐘就到了」(當然不止10分鐘)。大概因為不知道到底還要走多久,所以走起來格外覺得久吧!
02-烏尤寺02.jpg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樂山大佛位於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匯之處。
相傳唐代開元初,海通和尚為了減弱該河流交匯處的水勢修鑿佛像,海通和尚在世期間並未完工,之後有兩任節度使分別捐出自己的俸祿,使的大佛得以再次開工,整個工期前後歷時約90年終於完成。
1996年峨眉山風景區,含樂山大佛風景區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
樂山大佛風景區包含不止有樂山大佛,還包括淩雲山、麻浩岩墓、烏尤山...等,整個景區相當大,不過當然以樂山大佛最富盛名。
樂山大佛01.jpg

我們一行先搭船,在河上眺望樂山大佛全景,然後再登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02.jpg

從面向樂山大佛左邊,大佛頭處由上往下拾階而下,樂山大佛為5A國家級旅遊景區,觀光客人潮眾多,幾乎是前胸貼後背,前後動彈不得所以大佛右邊看得最仔細,(面對大佛的左邊)。
樂山大佛03.jpg

當被後面的遊人擠著緩緩前進時,目光所及除了大佛右側,還有崖壁上一些雕像、對面的棧道、下方螞蟻大小般的遊客,以及河上的遊船,所以從這個角度拍的照片也最多。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麻浩崖墓」不在此行規劃行程中,卻是一個令人驚喜的意外發現。東漢時期的崖墓!!WOW!!
從樂山大佛去烏尤寺途中的意外發現,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樂山大佛的重要組成部分--「麻浩崖墓」。
01-麻浩崖墓01.jpg

東漢時期在四川境內流行的一種墓葬習俗,因依山掘穴而成,故稱崖墓。麻浩(地名)崖墓群分布於凌雲山和烏尤山之間的崖壁上。約100平方公尺的範圍內即有500餘座。崖門毗連,密如蜂房。
狗的形象履見於崖墓的陶塑之中。漢人認為狗可以禦蠱攘邪,保護墓主人安享地下太平,因此,陶狗便成為樂山崖墓中必不可少得隨葬品之一。
02-麻浩崖墓04.jpg

崖洞口設有柵欄,不能進入參觀。崖墓門楣、墓壁雕刻許多雖已斑駁,仔細看仍能看出些圖案。
放在院子內與展覽室內的石棺就夠有可看性。石棺外表的雕刻因後人拓印,留在石雕上的黑墨讓石雕更為清晰可見。
老師也就順勢來個講解。
03-麻浩崖墓05.jpg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星堆博物館位於四川省廣漢市,是此行第一個行程,與最後一個行程「金沙遺址博物館」前後呼應,都是認識古蜀文明最佳地點。
三星堆博物館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收藏和展示從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器、玉石器、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等千餘件珍貴文物,遺址年代為西元前2800年至西元前1100年,距今也有4千多年了。
金沙遺址是在施工過程中被發現,三星堆遺址也是當地居民施工時發現的,從1929年當地農民挖到玉器起,陸陸續續有考古專家或當地居民挖出許多精美的器物,這裡真是一塊寶地,隨便挖個水溝都可能不小心挖到幾千年前的玉器!
01三星堆01.jpg

三星堆古遺址分布面積12平方公里,三星堆博物館占地面積约33公頃,現有兩個展館,其展示面積近12000平方公尺,展館周遭綠地森林範圍很大,對幾千年的器物若不感興趣,戶外森林池塘都是不錯的休閒空間。對我而言不論展館內或展館外都很豐富,唯一不足的是時間。
博物館內容豐富,就簡單介紹幾樣大家一定也會跟我一樣印象深刻的器物。

遺址出土許多「陶鳥頭勺把」,經由考古專家模擬,讓我們可以了解陶鳥頭勺把是怎麼個用法。4千多年前光一個勺子把手除了講求實用性,還講究美觀呢!
「陶三足炊器」,足下可生火加溫,一般認為這是古蜀人蒸煮食物的炊器,這是不是四川火鍋的開始? 古人在使用三足炊器是不是也如今天吃火鍋一樣邊煮邊吃!?
02三星堆07.jpg

「銅太陽形器」,直徑8公分,雖名為「太陽形器」但究竟是否真為太陽芒紋飾,或是軍事作戰的盾牌上的盾飾,或是車輪...似乎專家間也有討論,我想至少不會是方向盤,不過與金沙遺址出土的四隻鳥繞著太陽飛行太陽神鳥金飾蠻有異曲同工。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成都的金沙遺址博物館是在金沙遺址原址上建立的一座遺址類博物館,2007年才開始對外開放,還是很年輕的博物館,但是博物館的內容可是一點都不年輕。
這是此行最後一個行程,然後就要搭機回台,時間上一點都不能拖延,有限的時間內只能挑重點看,老師正在行前畫重點!

金沙遺址是2001年2月在一次基建施工過程中偶然發現的。現已發現的重要遺跡有大型建築基址、祭祀活動場所、一般居址、大型墓地等。出土文物有金器、銅器、玉器、石器、漆器等6000餘件,還有數以噸計的象牙!
金沙遺址的年代為西元前1200年~西元前600年,遺址內已發現祭祀區、宮殿區、墓葬區、居民生活區等,極有可能是三星堆文明衰落後,成都平原興起的又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古蜀國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時期的都邑所在。
01金沙遺址01.jpg

金沙遺址一直都有文物出土,簡單介紹幾件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文物,即使不知道文物的歷史背景,光看外型就夠讚嘆了。

太陽神鳥金飾 (外徑12.5公分、內徑5.29公分、厚0.02公分),2001年2月出土。
可旋轉的圓形展臺可以讓觀眾從不同的角度欣賞這件精美的文物,也增加拍照的難度。
圖案是四隻鳥繞著太陽飛行,圖案類似一幅剪紙作品,線條簡單練流暢,充滿動感,足以想見古蜀國藝術創造力與黃金工藝技術。
這個太陽神鳥金飾現在已被列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