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桃園Taoyuan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秋高氣爽很適合到戶外走走。
雖然早上從台北出發時,天色灰灰的,猶豫之間還是出發了。

從中線入口進入石門水庫園區,步行前往壩頂途中經過「嵩台」,登上「嵩台」可一覽石門水庫及後池的景色,以及石門水庫的主要設施,也是這裏的一大地標「溢洪道」。
登上「嵩台」的階梯數雖然不多,但是因為每一階都有點窄,因此有點陡。
「嵩台」的位置雖然較高,但是面對「後池」的視野被一些樹木檔到,並不寬廣。
石門水庫01.jpg

抵達壩頂,就是「溢洪道」上方,雖然有欄杆,有懼高症的人可能還是會腳軟。
「溢洪道」下方是「後池」。
石門水庫03.jpg

若想一覽壯觀的「溢洪道」,側面或對面的視野較佳。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年前就曾到過角板山,去年12月重遊純粹只是想出去走走,所以來的還不是時候、還不夠冷,尚未見到越冷越開花的梅花。
角板山形象商圈依舊,不同的是這一次來的季節正好碰上曬芥藍菜的季節,路中間的涼亭地板上曬了一地的芥藍菜!
角板山01.jpg  

雖然未見到角板山行館內的梅園盛開的美景,不過至少公共藝術依舊,沒有下雨時在園區內散步非常愜意。
角板山02.jpg  

這裡是蔣公最喜歡的行館之一,從思親亭看去的景色近似家鄉溪口鎮,因此角板山山下的河階台地命名為『溪口台地』。
角板山03.jpg  

文章標籤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出大溪中正公園很順路地就走到大溪公會堂、蔣公行館,幾年前造訪桃園大溪時這裡好像尚未開放,也算是這次桃園大溪輕鬆行意外的收穫。


建物外簡介,摘錄於下~
公會堂: 第一代大溪公會堂建於1921年,是為了裕仁皇太子來台時,侍從官巡視與休憩的場所。現在保存的第二代公會堂是建於1932年『辰野式』風格的紅磚建築,後來成為大溪民眾聚會宴客場所。光復後曾改名為『中山堂』,後來成為蔣公官邸,和行館建築統稱為『大溪賓館』。1975年蔣公過世後與行館改稱『蔣公紀念堂』開放民眾參觀。1994年經整修後,成為多功能展演場所。(下面照片左上角)


蔣公行館:
日據時代原是公會堂的寢室與廚房,1950年改建為磚造平房,內部包括會客室、餐廳、廚房、蔣宋臥室及蔣公書房。1994年整修完成,保存蔣公書房供人參觀,其它空間提供精緻餐飲及蔣公相關紀念品之展售。(入口處為下面照片右上角那一張)


淺藍色的木製窗櫺,溫暖的陽光透過玻璃灑在走廊上,春天的太陽就是這麼地平易近人。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到桃園大溪,沒有詳盡的規劃、也沒特別的目的地,選擇老街,只因講到大溪,馬上聯想到的就是老街與豆干。
天氣好只想輕鬆散步,不是假日的大溪老街,中午時人潮不算多,不必人擠人就能悠閒地邊走邊欣賞兩邊的建築。
沒有太多的文字,用照片帶大家跟我一起回味今天的桃園大溪輕鬆行。
就從和平街走起。


老建築似乎都有一個特色就是房子都好深、好深喔!在鹿港、在台北迪化街、在大溪老街都是。
從頭看不到尾。
門前窄窄小小的走廊,若沒被擋住,真的是好看。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