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間: 2019/12/14~2020/03/08
地點: 臺北市立美術館

「行墨」是藝術家董陽孜首次階段性回顧展,展出她橫跨50年以書法書寫出發的創作所呈現中、西融合的文字藝術歷程。
01北美館01.jpg

展覽以六個展區呈現,分別是: 西畫、臨寫、實驗與探索、表現、巨大書寫、重複書寫-對照。
02董001.jpg

展區壹:西畫。董陽孜在1960年代末留美時期主修西畫、副修陶藝。展間的小尺幅西畫是此時期部分創作,年代約於1968至1970年初期間。
這一區的展件雖然不多,但是這些作品都是平常不易見到,很是難得。
03董101.jpg

對董陽孜作品的印象大概都是他那渾厚豪邁的書法,現在即使藝術家重拾西畫,也絕對不可能重現50年前的靈感與技法。
04董102.jpg

貳‧臨寫。
「書法和書畫都有素描,練習各種書體就像西畫練習實體素描。」~~董陽孜
董陽孜約十歲起由其父指導臨寫顏真卿。大學至美國留學期間,除學習繪畫技巧外,仍持續臨寫書法,初期偏重顏真卿和魏碑,1960年末起臨習漢隸並加入蘇軾與黃庭堅等書法家之行草。
05董202.jpg

本區挑選十幾幅1960至1970年代董陽孜所臨寫篆、隸、楷、行、草及混合楷行草的書作。藝術家於此時期也對於歷史上合併書體的書寫予以研究, 如1972年所書〈杜甫 雪嶽行書〉便是結合楷行草於一幅書寫的作品。
06董201.jpg

參‧實驗與探索。藝術家除了研究合併書體的多元書寫,並陳互用之外, 也探討濃、淡等具層次的相異墨色,透過書寫技法與不同的墨色,將文字書寫的表現範疇加以擴延。同時,也嘗試加入西方現代是覺藝術構圖。
07董301.jpg

肆‧表現。董陽孜於1990年代起的筆墨書寫已然內化固有的書體,發展出行草混合、具高度表現力的文字藝術,而最終發展至具有個人風格的「抽象化」表現。
08董401.jpg

藝術家嘗試以虛筆、淡墨的表現,對於中國文字的表現力十分敏銳,將點、線與空間中的可能性各自研究與發展,書寫成一篇篇點與線的交織、節奏各異的詩篇。
09董402.jpg
10董403.jpg

伍‧巨大書寫。2000年起,以拼接方式發展巨大書寫細列,氣勢磅礡,受作品包圍的觀者必須親身走過書作以便「體驗」整幅作品。
11董501.jpg

在展間內走過一幅幅的作品,真是驚豔連連。
12董502.jpg
13董503.jpg
14董504.jpg

陸‧重複書寫--對照。書法的特質在於「一次性書寫」:屏氣凝神,一氣呵成。對董陽孜而言,重複書寫是由於其漫長創作歷程中偏好某些詞句,而於不同年代因創作需要再次書寫,或以相同文本嘗試不同形式的表現等。
15董601洗心.jpg

展覽特別挑選七組相同文本,創作年代與形式各異的作品並置展出。
16董602處其實.jpg
17董603.jpg

看完董陽孜50年作品回顧展,覺得十分開心、非常享受。
有如享受了一頓精緻的法式套餐,菜色豐富,每一道菜設計得宜、循序上菜,吃完這一頓,其實吃了很多,但是只有滿足感,肚子並不覺得快要撐破了。
18董002.jpg
19董003.jpg

有一段時間沒有來美術館,今天才看到美術館旁邊的台北故事館因為整修,目前休館中,不過光它特殊的外觀,就讓人忍不住多拍幾張照片。
20北美館02.jpg

註:展覽相關資訊摘錄自官網與導覽摺頁。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北美館 美術館 董陽孜
    全站熱搜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