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京都御所從2016年7月起不需申請即可入內參觀,每天上午9點到下午5點,暫停開放的日期會公告。這個位於市區,交通方便,搭地鐵就可以到的免費景點,當然一定列入此行行程中。前往京都御所的這一天,京都天氣大好,抵達京都御所時又正好日正當中,一路參觀走來,幾乎沒有陰涼處,只好撐起陽傘,還好在京都,撐陽傘不太奇怪。

京都御所是明治維新前日本天皇的居所(日本古稱內裏),自桓武天皇於延曆13年(794年)自長岡京遷都至平安京(即今日京都)開始,一直到明治2年(1869年)遷都東京,歷代天皇皆居住於此。這期間曾多次火災,每次都進行重建,現京都御所為安政2年(1855年)重建。
這裡不僅是孝明天皇及明治天皇日常生活起居的住所,也是舉行宮中各種定例活動、慶應4年(1868年)發表五條御誓文、明治、大正和昭和天皇舉行即位大典的歷史舞台。
京都御所 (1).jpg

御車寄 (Carriage Porch, Palanquin porch)
御車寄是公卿等高等級貴族在舉行儀式或謁見天皇時所使用的玄關,通過走廊與諸大夫之間、清涼殿、小御所等相連。(下方照片上半部)
新御車寄時大正4年(1915年)大正天皇即位時所建的。(下方照片下半部)
京都御所 (2).jpg

諸大夫之間 (Shodaibu-no-ma, waiting room)
諸大夫之間是朝臣與將軍家的使者在謁見天皇前的等候室。房間是根據身分高低使用,依照隔扇拉門上的圖畫分別叫做「虎之間」、「鶴之間」」、「櫻之間」。
若去過二條城,就知道隔扇畫的內容通常反映使用者的身分高低,面向建築物最右側為「虎之間」,為身分最尊貴的人所使用。另外根據榻榻米包邊的顏色與使用的出入口也能反映身分的不同。從正式玄關御車寄而來得使用「虎之間」、「鶴之間」,從建築物左邊沓脫石(放鞋的石塊)的進來得使用「櫻之間」。(階級都藏在細節之間阿!)
京都御所 (3).jpg

樑柱、大門均為紅色的大門為「承明門」,大門內就是京都御所內最高規格的正殿「紫宸殿」
京都御所 (4).jpg
京都御所 (5).jpg

紫宸殿 (Shishinden, Hall for State Ceremonies)
紫宸殿是京都御所中最高規格的正殿,即位大禮等重要典禮就是在這裡舉行。
此建築為安政2年(1855年)按平安時代的建築樣式而見的能舉行傳統典禮的建築。
慶應4年(1868年)發表五條御誓文,明治、大正和昭和天皇的即位大典都是在紫宸殿舉行。
京都御所 (6).jpg

清涼殿 (Seiryoden, Hall for Rites and Rituals)
清涼殿是平安時代中期天皇日常生活起居的宮殿,一些政事、神事等重要儀式也在此舉行。
天正18年(1590年)移居至御常御殿後,這裡主要用於舉行儀式。
京都御所 (7).jpg
京都御所 (8).jpg

小御所 (Kogosho, used for ceremonies and imperial audiences)
小御所是鐮倉時代(1185~1333)以後建的御殿,京戶時代(1603~1868)這裡用來舉行各種儀式,也是天皇與將軍與諸侯等武家會面的地方。
明治維新(1868年)在這裡舉行了決定如何處置將軍的著名「小御所會議」。曾於昭和29年(1954年)燒毀,昭和33年(1958年)修復。
御學問所 (Ogakumonjo, used for study and other ceremonies)
御學問所原是清涼殿的一部分,慶長18年(1613年)建造時為獨立的殿閣,用來舉行學問儀式、和歌會等活動。慶應3年(1867年),親王、諸侯在此參見天皇,由天皇發布「王政復古大號令」。
京都御所 (9).jpg

小御所與御學問所前方有個御池庭(Oikeniwa Garden),是一個大池塘為中心的迴游式庭院。
京都御所占地很大,但是沿著參觀路線走來,一路上會覺得似乎綠蔭庭園很少,所以覺得炎熱,但若看案內圖,明明很多樹阿!原來都不在參觀路線。
京都御所 (10).jpg

京都御所的建物內都是不能進入,有些也只能遠觀,最高規格的紫宸殿只能相隔一個好大的廣場遠遠眺望其外觀。
京都御所也提供中文定時導覽,上午與下午各一場,這一次參觀時間未能配合,否則有導覽講解,對京都御所肯定會有更生動的認識。


※京都御所相關資料主要摘錄自簡介摺頁

 

京都御所 Kyoto Imperial Palace

arrow
arrow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