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某個晚上到中信金融總部散步,遠遠地看到一顆發光大南瓜,就近一看,原來是草間彌生(Yayoi Kusama)的「南瓜」銅雕塑。第一次親眼目睹草間彌生的作品。只要看過草間彌生的照片或作品一定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1973草間彌生回到日本定居,開啟了她藝術生涯的新階段,深受精神官能症所苦的她過著半隱居的日子,後來她自願住進東京一家精神療養院,每天準時通勤去工作室,這樣規律的生活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專注與平靜,使草間彌生在這段自我封閉的時間裏創作了大量而多元的作品,其中已日常物品為對象的平面繪畫成為藝術家創作歷程中最為重要的藝術面貌,而其中最標誌性的莫過於「圓點南瓜」。
2014年於倫敦Victoria Miro畫廊舉辦的個展中,草間彌生朗誦了一首詩歌《論南瓜》:「南瓜最吸引我的是毫無掩飾的率真感及紮實的撫慰心靈感。」直抒胸臆地表達她對南瓜誠摯的喜愛。從1950年代以來,「圓點」成為草間彌生創作生涯中重要的母題,她把這些無窮的圓點畫滿在日常物件之上,不斷反覆,增生、繁殖,為其賦予生命與能量。
草間彌生南瓜01.jpg

夜色中,草間彌生的南瓜不論是池水中的倒影或是在木質地板上產生的影子都散發出不同的特色。
夜間的南瓜比白天更有魔力,似乎隨時都要變成童話故事灰姑娘所乘坐的馬車。
草間彌生南瓜02.jpg


※有關草間彌生與此雕塑相關資料摘錄自作品旁的文字解說。

 


相關資料:
南瓜
銅 雕塑
版數1/8
241x235x235cm
2014年作

arrow
arrow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