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三希堂不是台北故宮裡的餐廳「三希堂」,而是北京紫禁城內乾隆珍藏三件稀世珍寶的「三希堂」。
三希堂原名溫室,乾隆11年(1746)因收藏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三件稀世珍寶,而更名三希堂。
01-三希堂02.jpg

三希堂外的解說牌寫到: 堂內臨窗設地炕,乾隆書寫的匾額和「三希堂記」,至今還掛在牆上。
很認真地貼在玻璃睜大眼睛往內看,右側牆上是掛有「三希堂」匾額,但是乾隆書寫的「三希堂記」在哪裡呢? 難道是上一張照片中,中間處木門上方的那一幅嗎? 距離太遠,字太小了,實在看不到。
02-三希堂01.jpg

紫禁城內只要是原狀陳列的展館,遊客們一定想要擠到最前面一睹館內究竟。
這種窗戶用玻璃保護起來的展館,大家臉都貼在玻璃上,努力往內瞧。
玻璃本身與玻璃的反光都增加拍照的難度,能夠拍到的角度與景物真的太有限了。
當然再怎麼認真找也絕對找不到乾隆當初收藏的三件稀世珍寶。
1924年溥儀出宮時企圖攜出「快雪時晴帖」,被查扣。現該帖藏於台北故宮。
「中秋帖」與「伯遠帖」被太妃攜出,1951年中國政府重金從香港贖回,現收藏於北京故宮。
03-三希堂03.jpg

arrow
arrow

    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